更多详细图文内容,欢迎移步公众号~(reason_investment)\n \n一、投资逻辑\n⭐研报中常见的逻辑(股价为什么会上涨?)\n1)价、量的逻辑\n2)属性、模式的逻辑--投资价值的重估(上海机场从交运→免税;传统火电公司→新能源)\n3)宏观逻辑\n4)产业逻辑\n5)业务逻辑:品类拓展、新品上市等等\n6)财务逻辑(最后还是要落到财务逻辑上)\n \n⭐投资逻辑的局限性\n1)量的逻辑:量出来了,但未来是否还有这么多的潜在需求?折旧对公司利润的影响?\n2)品类拓展、新品上市逻辑:研发失败、产品不放量;\n3)大客户战略:依赖大客户,业绩波动大,大客户流失风险;\n4)价的逻辑:提价失败、销售量大幅下滑。\n \n⭐很多投资逻辑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逻辑可能被兑现,也可能被证伪,所以要找到市场最关注公司的逻辑,一旦逻辑证伪,就应该及时止损。\n \n二、预期差\n⭐什么是预期差?\n当别人看不懂投资逻辑的时候,我已经看懂了,那么就可能获得超额回报。预期也是一样,我们重点要分析的不是市场已经形成的一致预期,因为都一致预期的话,往往股价也都有所体现了。我更看重的是霍华德马克斯提到的第二层思维也就是“预期差”。\n \n⭐研报中常见的预期差\n1)业绩预期差:通过研究上下游、成本、产能利用率等测算出来的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业绩;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认知差;对一些行业中的小公司,研究无法覆盖,在产业趋势爆发时更容易产生业绩预期差;\n \n2)估值预期差市:场认为这家公司只是一家周期性企业,但可能已经是成长性企业了;对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行业空间有着跟市场不同的理解;\n \n3)其他预期差:宏观预期差;流动性预期差;政策预期差。\n \n⭐预期差视角的局限性\n局限1:即使已经充分预期,政策必须实际落地才能真正产生效果;\n局限2:市场仍然对风险尚未充分预期;\n局限3:无法得知预期是否完全兑现。\n#金融 #财务报表 #券商行研 #金融实习 #估值建模 #股票知识 #投资人笔记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