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住建部发布《2024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
造价说在此为大家呈现2023年与2024年的对比情况。由于2024年的公报部分未统计与上一年相比的增减数据,因此我特意进行了专项统计。
相较于2023年,2024年造价咨询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8.6%,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长了1.65%,而造价咨询人员数量则同比减少了0.85%。在一级造价工程师(一造)方面,人数同比增长了7.54%,二级造价工程师(二造)人数更是同比增长了13.62%。
在业务类型上,增长最为显著的是招标代理业务、全过程工程咨询、会计审计业务以及其他类型业务。
若按专业领域进行对比分析,新能源行业表现尤为亮眼,其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2.75%,在众多专业中一枝独秀。反观其他专业,如房建、市政、公路等,均呈现出收入同比减少的态势。
若从项目阶段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今年与去年整体情况差异不大,唯一显著的变化在于咨询业务收入出现了下滑。
有一组关于从业人员的数据,十分值得深入剖析与思索。数据显示,新吸纳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减少了23.52%,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23.72%,各类相关数据无一例外均呈现出减少态势。
最后我们看看财务情况,营业利润从2023年的2266.68亿元暴跌至2024年的1630.97亿元,降幅高达28%。
可能反映: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加剧;成本上升;业务结构变化,高利润业务萎缩。
造价说评语:
1.行业表面繁荣,实则内卷加剧:企业数量还在增,但核心业务收入不增反降,利润大幅下滑,说明行业正在“量增利减”的通道中内卷。
2.人才结构正在两极分化:高职称、注册人员增加,但初级岗位和核心造价人员流失,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下降。
3.传统业务见顶,新兴业务尚未扛旗:房建、市政等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能源、全过程咨询等虽有增长但体量太小,未能形成新引擎。
4.行业亟需转型:要么向高附加值业务(如争议鉴定、全过程咨询)升级,要么向绿色、数字化领域拓展,否则将继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工程造价 #造价 #造价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造价咨询 #工程造价咨询 #造价人 #工程造价专业 #造价小白 #造价实习
造价说在此为大家呈现2023年与2024年的对比情况。由于2024年的公报部分未统计与上一年相比的增减数据,因此我特意进行了专项统计。
相较于2023年,2024年造价咨询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8.6%,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长了1.65%,而造价咨询人员数量则同比减少了0.85%。在一级造价工程师(一造)方面,人数同比增长了7.54%,二级造价工程师(二造)人数更是同比增长了13.62%。
在业务类型上,增长最为显著的是招标代理业务、全过程工程咨询、会计审计业务以及其他类型业务。
若按专业领域进行对比分析,新能源行业表现尤为亮眼,其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2.75%,在众多专业中一枝独秀。反观其他专业,如房建、市政、公路等,均呈现出收入同比减少的态势。
若从项目阶段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今年与去年整体情况差异不大,唯一显著的变化在于咨询业务收入出现了下滑。
有一组关于从业人员的数据,十分值得深入剖析与思索。数据显示,新吸纳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减少了23.52%,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23.72%,各类相关数据无一例外均呈现出减少态势。
最后我们看看财务情况,营业利润从2023年的2266.68亿元暴跌至2024年的1630.97亿元,降幅高达28%。
可能反映: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加剧;成本上升;业务结构变化,高利润业务萎缩。
造价说评语:
1.行业表面繁荣,实则内卷加剧:企业数量还在增,但核心业务收入不增反降,利润大幅下滑,说明行业正在“量增利减”的通道中内卷。
2.人才结构正在两极分化:高职称、注册人员增加,但初级岗位和核心造价人员流失,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下降。
3.传统业务见顶,新兴业务尚未扛旗:房建、市政等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新能源、全过程咨询等虽有增长但体量太小,未能形成新引擎。
4.行业亟需转型:要么向高附加值业务(如争议鉴定、全过程咨询)升级,要么向绿色、数字化领域拓展,否则将继续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工程造价 #造价 #造价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造价咨询 #工程造价咨询 #造价人 #工程造价专业 #造价小白 #造价实习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