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告:本系列只适合刚入行的同学
1985年,可口可乐花几百万做市场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更爱甜口味。于是改配方推出“新可乐”,结果销量暴跌,没几天就改回来了。
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市场调研的核心问题。很多新人觉得调研就是发个问卷,其实远没那么简单。
今天分享四招搞定市场调研。
-
第一招:深度访谈——一对一套话大法
找目标用户聊天,但有技巧。不能直接问“你喜欢我们产品吗”,要绕着弯问。先聊生活习惯,再慢慢引到产品上。
关键是多问“为什么”。用户说不喜欢某功能,追问为什么,是操作复杂还是没用上?这样才能挖到真正痛点。
第二招:焦点小组——群聊观察法
找6-10个目标用户坐一起讨论,你在旁边观察。精髓不是听他们说什么,而是看怎么互动。群体动态比单纯答案更有价值。
记住:别让“意见领袖”主导全场,确保每个人都能发声。
第三招:问卷调查——大规模收集情报
最常用但最容易踩坑。问卷设计死规矩:
问题要具体明确。别问“产品怎么样”,要问“满意度几分”。
选项要覆盖全面。年龄18-25岁、25-35岁是错的,应该是18-25岁、26-35岁。
控制问卷长度。在线别超过15分钟,街头别超过5分钟。
第四招:观察法——偷偷看真实行为
在自然环境下观察用户真实行为。宝洁派研究员住进用户家里,发现妈妈们洗衣服会闻味道判断是否洗干净,这催生了香味洗衣粉。
现在有大数据更容易:网站点击路径、APP使用时长、社交媒体讨论,都是宝贵行为数据。
-
三个避坑指南:
坑一:把相关性当因果性。冰淇淋销量和溺水事故都在夏天增加,但冰淇淋不会导致溺水。
坑二:样本偏差。只在购物中心调研就认为代表所有消费者。
坑三:过度解读小样本。访谈10个人就说“90%的消费者认为”。
-
记住:调研不是为了证明你的想法对,而是发现真相。让数据说话,让洞察指路。
#职场 #广告人 #职场干货 #策划 #营销策划 #品牌营销 #广告创意 #广告人 #个人成长 #干货分享
1985年,可口可乐花几百万做市场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更爱甜口味。于是改配方推出“新可乐”,结果销量暴跌,没几天就改回来了。
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市场调研的核心问题。很多新人觉得调研就是发个问卷,其实远没那么简单。
今天分享四招搞定市场调研。
-
第一招:深度访谈——一对一套话大法
找目标用户聊天,但有技巧。不能直接问“你喜欢我们产品吗”,要绕着弯问。先聊生活习惯,再慢慢引到产品上。
关键是多问“为什么”。用户说不喜欢某功能,追问为什么,是操作复杂还是没用上?这样才能挖到真正痛点。
第二招:焦点小组——群聊观察法
找6-10个目标用户坐一起讨论,你在旁边观察。精髓不是听他们说什么,而是看怎么互动。群体动态比单纯答案更有价值。
记住:别让“意见领袖”主导全场,确保每个人都能发声。
第三招:问卷调查——大规模收集情报
最常用但最容易踩坑。问卷设计死规矩:
问题要具体明确。别问“产品怎么样”,要问“满意度几分”。
选项要覆盖全面。年龄18-25岁、25-35岁是错的,应该是18-25岁、26-35岁。
控制问卷长度。在线别超过15分钟,街头别超过5分钟。
第四招:观察法——偷偷看真实行为
在自然环境下观察用户真实行为。宝洁派研究员住进用户家里,发现妈妈们洗衣服会闻味道判断是否洗干净,这催生了香味洗衣粉。
现在有大数据更容易:网站点击路径、APP使用时长、社交媒体讨论,都是宝贵行为数据。
-
三个避坑指南:
坑一:把相关性当因果性。冰淇淋销量和溺水事故都在夏天增加,但冰淇淋不会导致溺水。
坑二:样本偏差。只在购物中心调研就认为代表所有消费者。
坑三:过度解读小样本。访谈10个人就说“90%的消费者认为”。
-
记住:调研不是为了证明你的想法对,而是发现真相。让数据说话,让洞察指路。
#职场 #广告人 #职场干货 #策划 #营销策划 #品牌营销 #广告创意 #广告人 #个人成长 #干货分享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