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占据30%的仓位,适当看点基本面情况,有利于下跌时候拿的住。正所谓心理没估值,涨也慌,跌也慌。\n保险小白认真阅读平安2025半年报,提出并试着解答四个问题:\n1为什么马明哲说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的一年?他在担心什么?\n2相比腾讯,在数据资产方面,平安的核心竞争力是啥?能比得过腾讯吗?\n3平安未来的业务增长点是啥?在保险同质化白热化竞争的当下,平安怎么办?\n4面对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直接下场做保险,他们拥有平安没有的第一手的驾驶数据,定价更加公允合理。平安面对挑战该怎么办?\n第一个问题的原因:\n一是外部环境严峻。供给冲击、需求减弱、预期不高的现状正在艰难转变。内需不足就会带来业绩压力。这个没啥好说的。\n二是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比价手段越来越好使。\n三是科技变革压力。AI、大数据正在重构金融和医疗服务行业。如果平安不加快转型,就会被科技实力强的对手颠覆。关键这个对手可能不在明处。可能是某个跨界者。\n第三个原因应该也是马明哲担心的主要因素。毕竟34万的销售人员转型起来比较难。所以致辞的开始,他就用了一个给牦牛上耳环的科技案例。如果开始觉得这个案例比较突兀。懂了平安的焦虑也就好理解了。\n四是今年正是平安深化综合金融+医疗服务双轮驱动的关键一年。类似于乐视和小米都搞人机车家一体化,一个败了就是个笑话,一个成了就是英雄,全面提升用户黏性,助力小米手机高端化之路。平安成败与否也很关键。以后再提起平安的支柱产业,不再是银行、保险、投资了。还得加一个医疗服务。\n第二个问题。腾讯的数据资产的确庞大。但是平安的数据资产重在深度。而腾讯的数据重在广度。平安在垂直领域(金融、医疗、养老)的数据深度和业务耦合度上更具优势,尤其是医疗健康数据的积累(超3.2万亿文本、31万小时带文字解读的语音、75亿图片数据)是腾讯难以复制的。而腾讯在用户覆盖广度和社交行为数据上更强。两者并非直接竞争关系,而是各有护城河。腾讯现在不是那个什么都要做的腾讯了,比如外卖和本地生活。腾讯可以同时投资赋能美团和京豆,然后安静的看着他们打的泪眼模糊。再打个比方,腾讯就像刘亦菲只负责漂亮就可以了,虽然不排除她有横店的资源人脉,但是她不用去抢送盒饭的生意。平安京东美团这种只能做做苦生意。\n第三四个问题,下一篇写#我的炒股日记 #投资需谨慎 #股票知识 #年度报告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