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这份高盛的Yu7研报真的有点震惊我,它里面的分析逻辑对做Quant或者Financial modeling方向的留学生来说真的太值得看了,完全可以当建模教材刷。\n \n✔️比如,他们一开始预测2025年小米能交付 41.1 w台 Yu7,结果 Yu7发布后第一小时订单就干到了 28.9 w,直接把预测调到了 80 w台,顺带还把 EV 业务的收入和profit forecast一并上调。\n \n这不是简单改个数字,而是完整展示了事件发生后怎么动态调整模型预测,里面的机制基本是 event-driven + rolling forecast 的结合。\n \n像我们在做quantitative model时,其实也可以学这种“事件驱动调参”的思路,比如把销量、新闻情绪这种变量映射成因子动态权重。\n \n✔️还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点是valuation方式。他们不是一股脑套一个倍数,而是用了 Sum-of-the-Parts(SOTP)的方法,把主营业务和EV业务分开估,用的是 EV/NOPAT 和 DCF,再打折做holding management。非常完整。\n \n这些细节在面试投行、PE、或者做 quant fundamental 的时候,都是可以直接搬出来说的。\n \n总之,真的很推荐大家去读这份研报,特别是想刷面试、做模型训练的同学。内容非常落地,有行业逻辑、有建模思路,还有因子分析可以参考,干货非常多!\n \n💌完整版dm【米】都会share\n#新加坡留学生 #留学生求职 #留学生实习 #trading #quant #对冲基金 #quant面试 #量化 #小米 #高盛研报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