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后处理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上加装净化装置,通过化学或/和物理反应,例如催化转化、过滤捕集等,将有害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等,从而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达到排放法规要求。尾气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壳体和催化单元。其中壳体为催化单元及其他部件的保护外壳,起到隔热、稳定内部结构的作用。催化单元是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由催化载体和催化剂涂层组成。\n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系统制造集成及下游应用三大环节。上游聚焦关键材料,包括贵金属、陶瓷载体、稀土助剂及传感器等,为中游提供基础支撑。中游通过催化剂涂覆、系统集成等技术,将上游材料转化为催化转化器(TWC/SCR)、颗粒捕集器(DPF/GPF)等核心组件,并形成完整后处理系统。下游覆盖整车厂商(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机械)及终端用户。\n尾气后处理系统可应用于汽车、摩托、非道路机械、船舶等领域,其中汽车为主要应用领域,亦是公司产品主要销售领域。全球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市场在减少车辆排放和增强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年,汽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市场规模为273.4亿美元,2020-2024年CAGR约为4.56%。\n当前,尾气后处理系统行业全球领先催化剂品牌主要为庄信万丰、巴斯夫、优美科等,在尾气后处理系统封装领域,国内尾气后处理系统行业企业主要为凯龙高科、艾可蓝及中自科技等企业。\n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n#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 #市场分析报告 #投资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