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为期两周的市场调研陪同翻译。还蛮有收获的。\n按照习惯,在工作前,除了学习专业词汇,也了解了该行业的产品生产流程。没想到,真正进入到市场调研现场,发现储备远不够用。(工作开展之前,客户因为保密需要,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首先,调研对象广。同时有“本品牌”和竞品的门店、独家分销商、普通分销商、行业站点及工厂的调研;其次,调研内容复杂。因为产品有细分品类和包装差异;州不同,有不同的牌子及工厂。每个州调研的时间也就一天半,调研完马上切换到另一个州。再次,调研时间紧。每天飞一个城市,从上午七点半到晚上八点多。每天最多跑7个采访对象,时间长,密度高。幸好我利用了在飞机上的时间请教公司的巴西员工,也多亏了他们的帮助,使我能够在入场调研前了解到基础信息,在翻译现场能马上切入而不会一脸懵逼。这次也是收获最多的一次。首先,客户是一家头部上市企业;其次陪同的是集团领导。话说,跟优秀的人一起,学到的东西都是干货。所以,觉得很有必要做一次复盘。\n1.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提问。纵向了解市场趋势,投资运营前景如何?横向了解竞品,当下市场环境如何?\n2.细化调研问题。比如调研价格,了解价格税负比率,自提还是送货上门?如果自提,自有物流还是第三方?是否有回头车资源等。\n3.巴西人是发散性思维。你问一个问题,巴西人很可能跟你讲半天故事才能回到正题。碰到这种情况,巧妙刹车,提一些闭环的问题才不会被带跑。\n4 要分析受访者的回答。因为回答不见得全部真实。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比其他受访者的数据来判断其可靠性。\n5 有可能的话,借助文件核对回答是否真实。比如问进货价,礼貌性询问是否可以看一下进货单。巴西人这点比较open,我们的受访对象90%都满足了要求。甚至有些竞品的客户也给我们展示了进货价。当然,这可能跟我们的访谈对象是当地销售人员引荐的有关。\n5运用谷歌地球来定位搜索目标对象。\n6 多问个为什么。当然所有的为什么都是隐藏在对一个行业的深刻了解和充分沉淀的基础上,理解越透提出的问题越有价值,越有收获。有时候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答案背后会因为多问一个为什么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n当然,这只是我在陪同调研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总结,类似抛砖引玉,期待能对出海巴西的中国同胞有所助益。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和经验,欢迎评论区分享哦!#出海#巴西 #市场调研#中葡翻译 #干货分享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