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这个节点,真正优质的低估标的还没有发动,没有底仓的朋友仍然可以进入埋伏。
一、行业地位:国内铝业“定海神针”
• 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商,2024年氧化铝产量达1680万吨,国内市占率超25%;电解铝产量980万吨,国内市占率约18%,在产能审批收紧的背景下,稀缺的合规产能构成核心壁垒。
• 完整覆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强,能有效抵御铝价波动风险,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具备更强的盈利稳定性。
二、财务基本面:业绩稳增,盈利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大增35.2%,主要受益于电解铝价格中枢上移及成本优化。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13.8%,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净利率3.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三、核心价值驱动:三大引擎开启重估
1. 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明确(4500万吨产能红线),供给端高度刚性;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特高压等领域增长,2025年国内电解铝需求预计突破4200万吨,供需紧平衡下铝价中枢有望持续上移,直接增厚公司盈利。
2. 新能源业务破局: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一是推进铝箔业务向动力电池铝箔延伸,2025年动力电池铝箔产能将达15万吨,成为新增长极;二是发力绿电铝,云南、广西等基地配套水电、风电资源,绿电铝产能占比已达30%,未来计划提升至50%,在“双碳”政策下,绿电铝产品溢价优势将逐步显现。
四、竞争优势:不可复制的龙头壁垒
资源壁垒:拥有山西、河南、贵州等多个大型铝土矿基地,储量超10亿吨,海外布局几内亚铝土矿,自给率高于同行,保障原材料稳定。
技术壁垒:深耕铝行业数十年,在氧化铝低温拜耳法、电解铝节能技术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支撑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
五、价值重估结论
当前中国铝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动态PE仅8.5倍,显著低于有色金属行业平均PE(12倍)及自身历史均值(11倍)。随着行业供需紧平衡延续、绿电铝产能释放及新能源业务放量,公司盈利增长确定性强,估值有望向行业中枢靠拢。
参考:建仓区间8.41-8.85 目标13.6 不及预期止损8.28#股市 #股票
一、行业地位:国内铝业“定海神针”
• 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商,2024年氧化铝产量达1680万吨,国内市占率超25%;电解铝产量980万吨,国内市占率约18%,在产能审批收紧的背景下,稀缺的合规产能构成核心壁垒。
• 完整覆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强,能有效抵御铝价波动风险,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具备更强的盈利稳定性。
二、财务基本面:业绩稳增,盈利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大增35.2%,主要受益于电解铝价格中枢上移及成本优化。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13.8%,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净利率3.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三、核心价值驱动:三大引擎开启重估
1. 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国内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明确(4500万吨产能红线),供给端高度刚性;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特高压等领域增长,2025年国内电解铝需求预计突破4200万吨,供需紧平衡下铝价中枢有望持续上移,直接增厚公司盈利。
2. 新能源业务破局: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赛道,一是推进铝箔业务向动力电池铝箔延伸,2025年动力电池铝箔产能将达15万吨,成为新增长极;二是发力绿电铝,云南、广西等基地配套水电、风电资源,绿电铝产能占比已达30%,未来计划提升至50%,在“双碳”政策下,绿电铝产品溢价优势将逐步显现。
四、竞争优势:不可复制的龙头壁垒
资源壁垒:拥有山西、河南、贵州等多个大型铝土矿基地,储量超10亿吨,海外布局几内亚铝土矿,自给率高于同行,保障原材料稳定。
技术壁垒:深耕铝行业数十年,在氧化铝低温拜耳法、电解铝节能技术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支撑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
五、价值重估结论
当前中国铝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动态PE仅8.5倍,显著低于有色金属行业平均PE(12倍)及自身历史均值(11倍)。随着行业供需紧平衡延续、绿电铝产能释放及新能源业务放量,公司盈利增长确定性强,估值有望向行业中枢靠拢。
参考:建仓区间8.41-8.85 目标13.6 不及预期止损8.28#股市 #股票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