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论教育家精神的培养
🥷作者:靳玉乐 王潇晨
📗期刊: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教育情怀; 生命意识; 实践智慧
🧠内容:
一、现状
目前的研究多关注如何通过改善外在条件、外部环境等外生性因素以培养教育家精神,相对忽视了教育家精神的内生性品质。
二、理论基础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 “三个世界” 理论
三、框架
1. 唤醒 “小我—大我—无我” 的生命意识
(1)通过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 锤炼 “小我” 品格
(2)通过立己达人、 修齐治平, 强化 “大我” 担当
(3)通过参赞天地、 曲成万物, 追寻 “无我” 之境
2. 涵养 “悟道—传道—弘道” 的教育情怀
(1)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中 “悟道”
(2)在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中 “传道”
(3)在文明互鉴、 命运与共中 “弘道”
3. 发展 “生存—生活—生生” 的实践智慧
(1)以求是创新改造 “生存” 境遇
(2)以仁爱之心驻扎 “生活” 世界
(3)以胸怀天下创造 “生生” 之态
👨🏻💻启示:
1. 引导人们把握精神或心理世界,学习和创造客观知识世界, 反思和改造物质世界, 是培养教育家精神的关键。
2.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不是 “培养” 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的制度与文化中,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滋养、锤炼、考验,“生长”出来的。
#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打卡 #教育新视角 #311#教育综合知识 #教育家精神 #学习分享
🥷作者:靳玉乐 王潇晨
📗期刊: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教育情怀; 生命意识; 实践智慧
🧠内容:
一、现状
目前的研究多关注如何通过改善外在条件、外部环境等外生性因素以培养教育家精神,相对忽视了教育家精神的内生性品质。
二、理论基础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 “三个世界” 理论
三、框架
1. 唤醒 “小我—大我—无我” 的生命意识
(1)通过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 锤炼 “小我” 品格
(2)通过立己达人、 修齐治平, 强化 “大我” 担当
(3)通过参赞天地、 曲成万物, 追寻 “无我” 之境
2. 涵养 “悟道—传道—弘道” 的教育情怀
(1)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中 “悟道”
(2)在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中 “传道”
(3)在文明互鉴、 命运与共中 “弘道”
3. 发展 “生存—生活—生生” 的实践智慧
(1)以求是创新改造 “生存” 境遇
(2)以仁爱之心驻扎 “生活” 世界
(3)以胸怀天下创造 “生生” 之态
👨🏻💻启示:
1. 引导人们把握精神或心理世界,学习和创造客观知识世界, 反思和改造物质世界, 是培养教育家精神的关键。
2.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不是 “培养” 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的制度与文化中,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滋养、锤炼、考验,“生长”出来的。
#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打卡 #教育新视角 #311#教育综合知识 #教育家精神 #学习分享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