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同学问,行研实习是去传媒组好,还是家电组?
我给他留言,建议家电组。其他留言中,不乏斩钉截铁推荐传媒组的。
作为两个行业都看过的人,我反正受够传媒了。
大多数传媒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好:项目制的特点决定了现金流不稳定,单个项目初始投入大、但项目成功与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非项目制的公司,如优质的平台型的公司很少。即使有些人鼓吹AI利好传媒,我看那些受益标的,也只想发笑(传媒同学别介意,涨了就好哈)。另外,传媒行业受到环境影响比较大,此处不便多说。
而且,除了极少的几家平台公司,大多数传媒公司不具有马太效应,不会强者恒强。小创业团队,很容易凭借一个idea就冒出来;相比之下,大公司优势并不明显。
在一个行业实习,会被这个行业的思维模式影响。传媒行业“弹性”比“确定性”获得了过高的推崇。
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确定性才更重要。
至于家电行业好不好,如果明白了什么是“不好”,也就知道什么是“好”。
其实,行研实习的选择,本身就是对生意眼光的考验。确实很难。行研实习是为未来搭建研究框架,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意模型”。
有时候,第一份行研实习还会决定后续行业选择。
即使是未来不打算做行研、而只是想尝试一下行研实习,也不妨选个好“行业”。
二级行研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挣多少钱(现在大家也都知道比较惨),而是让你以更通透的眼光、更多维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元论的,是存在复利这种力量的,是有些本质的东西可以把握的。
至于怎么提高看待生意模式的眼光,可以多读企业传记,比如马斯克传等,除了看故事,把自己置身其中,让自己成为“马斯克”,体会他在关键选择时的纠结,而关键选择往往可以窥视一个行业的本质。因为“关键选择”就是在分配资源。做生意,不就是把资源最优化配置吗?
其实,即使不做行研,我们每个人如果都懂点生意模式的知识,对于职业选择、看待世界,哪怕只是做个小买卖,都是很有帮助的。
但说一千道一万,热爱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对传媒特别感兴趣,那就去,只要有热爱,啥工作做不好?乐在其中最重要~
#研究员 #买方 #卖方 #行业研究 #金融实习 #卖方行研 #二级买方 #二级卖方 #基金经理 #A股 @校园薯
我给他留言,建议家电组。其他留言中,不乏斩钉截铁推荐传媒组的。
作为两个行业都看过的人,我反正受够传媒了。
大多数传媒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好:项目制的特点决定了现金流不稳定,单个项目初始投入大、但项目成功与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非项目制的公司,如优质的平台型的公司很少。即使有些人鼓吹AI利好传媒,我看那些受益标的,也只想发笑(传媒同学别介意,涨了就好哈)。另外,传媒行业受到环境影响比较大,此处不便多说。
而且,除了极少的几家平台公司,大多数传媒公司不具有马太效应,不会强者恒强。小创业团队,很容易凭借一个idea就冒出来;相比之下,大公司优势并不明显。
在一个行业实习,会被这个行业的思维模式影响。传媒行业“弹性”比“确定性”获得了过高的推崇。
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确定性才更重要。
至于家电行业好不好,如果明白了什么是“不好”,也就知道什么是“好”。
其实,行研实习的选择,本身就是对生意眼光的考验。确实很难。行研实习是为未来搭建研究框架,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意模型”。
有时候,第一份行研实习还会决定后续行业选择。
即使是未来不打算做行研、而只是想尝试一下行研实习,也不妨选个好“行业”。
二级行研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挣多少钱(现在大家也都知道比较惨),而是让你以更通透的眼光、更多维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元论的,是存在复利这种力量的,是有些本质的东西可以把握的。
至于怎么提高看待生意模式的眼光,可以多读企业传记,比如马斯克传等,除了看故事,把自己置身其中,让自己成为“马斯克”,体会他在关键选择时的纠结,而关键选择往往可以窥视一个行业的本质。因为“关键选择”就是在分配资源。做生意,不就是把资源最优化配置吗?
其实,即使不做行研,我们每个人如果都懂点生意模式的知识,对于职业选择、看待世界,哪怕只是做个小买卖,都是很有帮助的。
但说一千道一万,热爱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对传媒特别感兴趣,那就去,只要有热爱,啥工作做不好?乐在其中最重要~
#研究员 #买方 #卖方 #行业研究 #金融实习 #卖方行研 #二级买方 #二级卖方 #基金经理 #A股 @校园薯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