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加入亿拓客·流量大师 撬动财富之门!!!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wang 2025-10-18 行业资讯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二级行研中,那些语言对思维的操控

最近看特德姜的科幻小说,其中《你一生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降临》)写了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主人公在学习了外星生物的语言后,突破了人类语言的线性思维。外星生物的语言“七文”是非线性的、共时性的。一个完整的句子不是一串字符,而是一个复杂的图形符号。句中的词汇和语法是同时存在、一次性写完的,没有所谓的“开头”或“结尾”。书写者下笔时,就已经知道整个句子的完整布局。“七文”改变了女主角感知时间的方式,使她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包括女儿的出生、成长、以及悲惨的早逝。

扯远了。

正好最近看到有些点评写“某某公司是新消费的锚”,顿感二级市场也充斥着语言对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

买方在分析时应尽量屏蔽形容词、比喻,而注重定量的信息。

举个例子,刚才提到的“锚”是什么?听上去是稳定器一样的东西,传播起来非常简单直接,甚至不可置疑。都是“锚”了,你接受就好了,不接受说明你连行业里的“锚”都识别不出来。

类似的词还有“龙头”“标杆”“压舱石”“核心资产”“稀缺标的”。由这类词推导出的逻辑言之凿凿,但经不住细究,比如“这个标的非常稀缺,估值下不来”“龙头抗跌”。很多人说,我是不会受这类词汇影响的。但我感觉这些词会影响潜意识,必须有意识地提防。

还有一些词汇,更有误导性,比如“平台型”、“第二曲线”、“下一个xxx”、“生态”……

这些词汇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实际上是否能类比是打问号的,但能使信息短平快的传播。听上去很“科学”,实际上可能根本无法证伪。

行研的工作有定性的成分,有时候定性比定量更重要。但在具体研究中,还是要追求第一性原理:抛开所有比喻和形容词,回到最本质的问题:这个公司到底为谁(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需求)?如何收 费(商业模式)?为什么它能持续做好而别人不能(核心竞争力)?它赚的钱是真的吗(现金流)?

#二级买方 #行业研究 #行研实习 #A股 #金融实习 #金融求职 #思维认知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