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外卖平台怎么打仗?补贴、抢人、卷速度,谁先到、谁便宜,谁就赢。这一套玩了快十年了,逻辑很简单粗暴——外卖是门配送生意,靠的是骑手、算法、流量\n-\n但现在这场战,不一样了。这轮的重点已经不是派单快不快、骑手多不多,而是平台开始自己动手做厨房、建仓库、铺微网点,直接下场改供给链条本身。说白了就是:平台不光要把饭送出来,还要干预饭是怎么做出来的\n-\n1)美团\n美团最典型。它搞了一个叫浣熊厨房的东西,可以理解成联合出品+平台监管+标准流程化的供应中心。什么意思?平台把一堆小饭店拉到一个集中厨房里,一起用统一的设备、标准化出餐、平台调度食材和打包,商家只负责做菜,骑手就在门口候着\n-\n它为啥要搞这个?很简单,美团算了一笔账:现在餐饮外卖最大的问题不是订单,而是单均履约成本太高,尤其是骑手的最后一公里太贵。你把出品集中了,骑手不用满城跑,平台配送调度压力小了、效率高了、用户体验还更稳——这一整套下来,平台毛利就能回来\n-\n所以你看,美团不是在扩商家数量,而是在压缩分布、集中控制,从撮合走向协作甚至控制\n-\n2)阿里\n阿里这边不搞厨房,它想的不是怎么把饭做得更好,而是怎么让饭变成流量入口。Ele.me 被整进淘系之后,外卖不是一个独立的App,而是淘宝的一个频道,它负责拉人进来、留下来、顺带买点别的东西\n这就很有意思了:它不是从供给那头切,而是把外卖当成淘宝主站的流量发动机。一边补贴买单量,一边把流量再喂给主站商家。这就像搞一个吃饭-购物-下单的一站式生活场景\n。它改的是结构,不是供应链,而是用户心智的引导链路\n-\n3)京东\n京东这轮最让人惊讶,它不是插个入口试试水,而是直接下场建仓、招骑手、铺1P体系。什么意思?它想干的根本不是平台接单,而是像它做零售一样,从我自营、我备货、我派单、我送货那一套搬过来。比如它的做法是,干脆把微仓建在小区边上、商圈后面,然后所有能自营的SKU就直接从微仓出。这样搞下来,不仅配送时效能打,履约成本也可控,关键是用户体验还稳定——比拼多多便宜、比美团标准、比阿里快\n#互联网大厂 #互联网战略case #商业分析 #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海外市场拓展 #互联网行研 #战略分析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