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黄仁勋前几天提到一句话:\nAI下一阶段的发展,不再卡在芯片上,而是卡在电网上。如果你了解AI训练的能耗,就会发现他说得挺有道理。\n一座大型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能抵得上一个中型城市。芯片再先进,没有电也白搭。\n⸻\n1️⃣AI不缺算力,缺的是稳定供电\n过去两年,AI行业的焦点都在算力。\n但真正决定上限的,可能是供电的稳定性。\nGPU越来越多、模型越来越大,\n每增加一点算力,都意味着更高的能耗。\n电力供应、冷却系统、电网容量,这些基础设施,\n开始变成新的“瓶颈”。\n⸻\n2️⃣谁可能是这轮趋势的受益者\n这波变化,对能源行业来说是个转折点。\n \n1)大型电力公司\n像 $VST、$NEE、$CEG 这类做公用事业的企业,\n负责给AI数据中心供电。\nAI建得越多,它们的需求就越稳。\n \n2)新能源和储能\n$OKLO 做小型核电站,$EOSE 做长时储能,\n它们解决的是“怎么让电更稳定”。\n \n3)配套设施\n$VRT 提供机房冷却和电力管理设备,\n简单说,就是帮数据中心降温、稳压。\n \n4)从挖矿转型的公司\n$IREN、$CIFR 过去是挖比特币的,\n现在开始做AI机房运营,靠电力和运行时间赚钱。\n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都在围绕“稳定供电”做生意。\n⸻\n3️⃣普通人能怎么参与\n如果不想选个股,可以看看一些相关ETF。\n比如 Virtus Reaves Utilities ETF(UTES),\n目前里面 $VST、$CEG、$NEE 的合计权重在26%左右。\n虽然不含核电和储能那几家,\n但大体覆盖了AI电力线。\n(数据会调整,记得查最新持仓。)\n⸻\n4️⃣AI革命正在往“基础设施”延伸\n大家熟悉的AI应用层,像ChatGPT、自动驾驶,\n其实都要靠这些“底层设施”支撑。\n未来的竞争,可能不只是拼算法,\n而是拼谁有更稳定的电力、谁的机房更高效。\nAI越发展,能源和公用事业的重要性就越高。\n这是一个被越来越关键的环节。\n⸻\n我自己的看法是:\n真正能走得远的产业,最后都要回到基础上。\n这次AI也一样。\n电力、储能、冷却这些环节,\n可能不会暴涨,但能长期受益。\n你们觉得呢?\nAI的未来,是算力之战,还是能源之战?\n \n仅为个人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n#AI能源#金融#美股 #AI #能源#电力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