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到底是为了生活,还是活着是为了上班?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总说大环境不好,经济下行、工作难找,劝人“能苟着就苟着”。可今年我明显感觉,辞职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前几天,我一个在互联网公司干了12年的姐妹,刚从部门经理升成总监,突然跟我说她辞职了。我特别惊讶,毕竟是熬了12年的晋升机会。她却说,升职后工作量翻了倍,薪水一分没涨,KPI还多了不少,一不小心到手工资比以前还低。加班到晚上九十点是常态,周末好不容易陪孩子,也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消息,身体早就亮了红灯,索性干脆辞了。
很多人觉得经济下行,有份工作就得死死保住。但越是这样,内卷越严重,打工人的职业生涯反而越短。你拼了命加班,换不来升职加薪,等到35岁,可能还是逃不过被“优化”的命运。
以前总说“熬一熬总有好日子”,相信天道酬勤、付出有回报。可现在好像看不到头了——没希望、没成长、没尊重、没理解,更没个人时间。
我们开始算的不只是钱了:算时间够不够用,算身体和情绪的健康,算未来的可能性。这些东西,好像比钱丢了更难补回来。谁也不想下了班只剩吐槽抱怨,更不想身体和情绪出了问题再也恢复不过来。
人生不是上学,今年大二明年就大三,努力就能考个好学校。工作里,今年拼尽全力,明年可能就累病了。
所以现在好多人选择“不上班,只工作”。裸辞后先好好休息,调整过来了,要么搞点轻创业,要么做自由职业者——比如当自媒体博主,互联网时代,普通人也能做,时间自己分配,不用看别人脸色。
说白了,只要对生活物欲要求不高,日子其实能过得挺舒坦。反倒是上班,看着挣了俩钱,结果全花在通勤、外卖、应酬上,最后身体垮了,钱没攒下,还得花钱养病,图啥呢?
90后、00后本就比以前的人更难,能不内耗就别内耗,能“躺平”喘口气就喘口气。
所以说,这班,不上也无妨。
#不想上班 #自由职业 #女性成长 #未来的趋势 #解锁新兴行业 #未来工作趋势 #现代打工人 #未来热门行业 #接触新行业 #新就业形态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