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Bernstein的最新研报,小米汽车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了高达 26.4% 的整车毛利率!这个数字不仅超越了绝大多数新势力,甚至比一些销量规模更大、平均售价更高的老牌玩家还要出色。\n短短五个季度,小米是如何做到的?\n \n一:强大的品牌力\n小米没有陷入单纯的价格战,而是巧妙地将十多年积累的品牌势能和粉丝文化转化为了强大的定价权。\n高配车型卖爆了:数据显示,约50%的SU7车主选择了价格更高的Pro版和Max版。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选择中高配的比例仅为14%。更高的配置意味着更高的利润。\n个性化“真香”:从定制车漆到炫酷轮毂,绝大多数小米车主都会额外付费选装。这些高毛利的个性化选项,为整体毛利率贡献了1-2个百分点。\n超高的“收入调节因子”:这是一个衡量溢价能力的关键指标。小米的这项数据高达105%,意味着其最终的平均售价(ARPU)超过了基础版的官方指导价,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86%。\n \n二:极致的规模化,“把工厂拧到极限” 🏭⚙️\n超级产能利用率:2025年上半年,小米工厂的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130%。8月份的交付量更是推算出其年化产能逼近44万台,是额定产能的175%!机器几乎全年无休,最大限度地摊薄了固定成本。\n固定成本持续下降:得益于规模效应,每台车的固定成本已从2024年的2.7万元,下降至2025上半年的2.3万元,降幅高达15%。\n小米用“互联网思维”来管理工厂,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做到了极致。\n \n三:供应链“屠龙术”\n这可能是小米最核心、也最难被复制的优势。小米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成功地运用到了汽车业务上。\n生态协同采购:汽车与手机、IoT业务共享大量零部件(如芯片、屏幕),巨大的采购量让小米获得了强大的议价能力。\n供应商也成“米粉”:凭借强大的品牌信誉和健康的财务状况,\n小米的整体采购成本,可能比竞争对手低 10% 甚至更多!\n \n品牌力 + 规模化 + 供应链,这三大支柱共同构筑了小米汽车强大且可持续的利润护城河。\n研报预测,小米汽车的毛利率短期内将稳定在25%左右,并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月销量突破4万台,实现盈利。\n \n#伯恩斯坦 #行业研究 #小米 #小米汽车 #新能源发展趋势 #商业分析 #行业报告 #研究报告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