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友友问我,二级市场这么多行业,每个行业的研究价值和投资价值。\n \n这真是个好问题。\n \n很多时候,一入行,碰巧做了某份实习,后来入职也就顺理成章覆盖了该行业。但是从业多年发现,第一次看的行业对职业影响如此巨大,不仅决定了后来的能力圈(or舒适圈)、资源积累、甚至影响了职业起落——有的人很快升上jjjl,有的则还在研究岗上等待。如果身处一个格局恶化的行业,即使付出120%的努力,职业天花板也清晰可见。\n \n所以我想,不如换个角度问:\n若时光倒流,面对这么多行业,我们是否还会坚定当初的选择?到底什么才是值得长期深耕的好行业?\n \n其实,并非所有行业都平等地创造机会。\n太多行业在短暂的繁荣后陷入泥潭,产能过剩、价格战、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研究员即使再努力也没用——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真正的好行业,必须能持续产生可研究的、有α机会的公司。本质上,好行业背后是好的生意模式。\n \n一个好行业具备以下特质:\n1️⃣ 行业需求相对稳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或处于明确的长期增长通道。\n2️⃣ 行业存在结构性壁垒(比如《巴菲特的护城河》提到的品牌、网 络效应、特许经营权)。想想这个行业好不好进入,是不是经常打价格战?\n3️⃣ 商业模式对持续资本投入依赖度较低,或投入能高效转化为回报(ROIC、ROE 稳定且较高)。你可以想想,是不是产生一单位的收入,就要相应盖一单位的厂房或设备?\n4️⃣ 行业有创新,但技术更替不至于快到让现有投资迅速贬值。\n \n不同行业对应不同的研究范式。\n消费行业需求相对刚性,品牌心智、渠道有一定壁垒,龙头拥有优秀现金流和定价权。商业模式易懂。有人看不起消费行业,说研究什么消费者心理、品牌之类的,都是虚头巴脑的,也没什么研发投入。其实完全低估了消费行业。\n \n科技行业爆发力强,创新驱动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和估值弹性,但技术路线风险高,迭代速度快,格局不稳定,估值波动剧烈,研究起来需要大心脏的想象空间和纠错能力。\n \n制造业中的一些子行业,我们具备全 球竞争优势,部分领域技术壁垒高,能诞生“隐形冠 军”,不过要注意需求周期波动、产能过剩、价格战。\n \n不过,every dog has its day.\n行业也许不能重新选择,但洞察商业本质、预见产业变迁的能力可以不断精进💪\n \n#二级买方 #行业研究 #行研实习 #金融求职 #A股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