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确实有不少矩阵号被封得不冤,批量化、粗制滥造、甚至擦边引liu,迟早要出事。但这波操作带来的问题,也是把一批真正能产出有效内容、提供真实价值的独立博主,一并“误伤”了。\n-\n我关注过不少留学/考公/考研/职场方面的博主。很遗憾,其中大批账号已经被封。\n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要“开大公司”,更多是想通过知识付费小范围变现,补贴日常开销。很多人既没有资源去应付平台复杂的认证流程,也没时间和精力做各种合规化包装。\n反观一些大型中介和所谓的“正规机构”,能在营销和合规上重金投入,走完平台要求的一系列流程,轻松顶着蓝 V 留存下来。但他们实际服务质量如何?很多学生交出去的钱,能有 10% 真正花在自己申请上的,就算谢天谢地了。大部分预算都砸在了投放、渠道和获客成本上,真正帮学生解决问题的,往往是一群临时拼凑的草台班子\n-\n所以这波操作的直接后果,就是平台看似减少了用户被pian的风险,实则留下了更大的信息差。普通用户能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官方化”,但信息质量和性价比却在下滑。原本那些能用低成本获取真实经验的路径,被硬生生切断,留给用户的选择变得更单一、更贵\n-\n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如果教育行业要在小红书长期做下去,只有两条路:\n1️⃣个人专业号。适合独立老师招生,主打人设和专业背书。老师自己出来做账号,虽然规模不大,但用户信任感会更强,内容也更贴近需求。前提是得愿意花时间打磨内容、做合规。\n第2️⃣,蓝 V 投放号。这是机构蕞现实的打法,直接用企业资质申请蓝 V,主攻投放。平台现在明显在引导教育赛道走“投流合规”的方向,把流量变成买来的资源,企业要么接招,要么出局。\n-\n从趋势上看,想在小红书靠纯自然流长线获客,几乎是不可能的。\n平台对矩阵号、引流号的打击不会停,真正能留下来的,要么是强个人 IP,要么是有钱能砸投放的\n-\n说白了,小红书这波操作,是在做“生态换血”。对用户来说,看起来风险降低了,但代价是内容多样性和性价比都下降了\n对教育行业从业者来说,留在平台的路径被进一步收窄,未来就是个人专业号 + 蓝 V 投放号的双轨制。谁能在这两条路上站稳,谁就能活下去\n#教育获客 #教育行业获客 #留学行业陪跑 #独立老师招生 #小红书账号陪跑 #小红书账号运营陪跑 #教育行业获客 #小红书运营干货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