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参与大大小小的影视项目,我一直有一个困惑,制作公司拍了剧,投在平台(腾讯、爱奇艺、优酷)上播放,最后分账能分到多少钱,到底是谁说了算?
数据是真实的吗?
是否有第三方机构监管?
前两天跟一位影视行业的前辈聊天,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晓了答案:投资几百万的剧,回收几十万,播放数据很好,年度第二爆剧,但平台就是跟你说,只能分到这么点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认栽。
没有第三方,没有客观,不存在真实,全是一言堂,播多少,数据多少,分多少,是否有欺诈,造假,全然不知,全是平台说了算🙈
所以网剧、短剧,看似是To C的生意,实际是To B的生意,想要赚钱,想要不亏本,只能搞定平台。所以很多精明的人,都不会在外面找投资做剧,只做平台定制,跟平台死死绑在一起,才有活路,就挣点辛苦的承制费,也比打水漂好。
没有市场化、不存在工业,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中国影视怎么可能好得起来,相比之下,电影反而还好点,至少有市场化。
所以,现在已经没什么网络大电影了,慢慢也会没有网剧,本质都一样,网络电影、长剧、短剧,都是平台在给影视公司做局挖坑,本质都是To B的生意,被他们描绘为 To C,解释权和规则全都在他们手上,不断忽悠影视制作团队进来,给他们免费生产制造内容。
韭菜少了,就联合营销号树立标杆,忽悠更多的韭菜进来,平台不用冒投资风险,坐享其成,投资人自己全部担。
所以前辈劝我,接下的剧,一定不要选择BAT,而是跟红果合作,红果才是目前来说较为健康的模式,它不做分账,而且接广告,用广告的预算来完成剧的生产,实现了商业的闭环。
最后,老大哥还语重心长的劝诫我,智者不入中国影视,水太深,好几个前些年辉煌的影视大佬,现在都是失信人,负债累累。他说,其实流量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商业模式,看似很粗鄙,其实才是最公平的。
这篇笔记可以转发给你周围对影视好奇,或者还想入局的朋友,谨慎再谨慎!#短剧 #网剧 #电影 #影视 #中国影视 #流量 #红果 #表演 #演员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